中国青年网北京6月28日电(特约记者 蒋婷婷)“导演是一个需要思想和态度的职业,独立思考很重要,错了可以改,盲从很可怕,情怀很可贵。”中央电视台导演张颖在与辽宁师范大学师生分享时讲到。
6月25日,第四届“青春影像”全国大中学生原创视频作品大赛走进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,邀请央视资深节目制作人、导演张颖,以“新时代电视导演素养”为主题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经验分享课。
第四届“青春影像”全国大中学生原创视频作品大赛在辽宁师范大学成功举办,图为中央电视台张颖导演为同学们做主题分享。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蒋婷婷 摄
新时代:舍弃旧观念,传统媒体向融媒体方向转变。
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,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“新时代”,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了全方位、开创性的历史成就。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传媒行业的升级转型,自媒体、直播、短视频等新媒体已经成为当下传播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途径。这对“新时代”媒体行业的发展提出新的标准,也对“新时代”的青年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。
“未来将会以使用场景的体验为目标进行融合”,电视概念减弱、大屏概念增强,注重视听感受的节目将在大屏播出,而填充碎片化时间的节目则更多地在手机上播放。“张颖导演说道。在视听节目内容审核上,台、网将以同一标准进行审查,严格把控视频内容及质量,坚持正确、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。这就要求媒体人在转变传播思维的同时,也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与能力,在新时代发挥新能量。
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的同学们在认真聆听讲座。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蒋婷婷 摄
导演:创作中不可避免地要放弃一些想法。
作为一位在传媒行业深耕20余年的资深导演,张颖对影视作品的创作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。他说“电视节目制作是一项需要团队协作的工作,其中导演就是调动所有艺术和技术元素的创作者和组织者。在实际拍摄的过程中,无论是在文学创作、视觉呈现方面,还是在人员调配、服化道的选择上,都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冲突,这时就要合理地放弃一部分想法以保证整体项目的顺利进行。这是对全局意识的考量,也是对导演协调组织以及业务能力的要求。这些能力并不能从课本上学到,而是要从长期的实践中积累经验。”
现场同学就影视创作等问题与导演进行交流。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蒋婷婷 摄
活动现场,张颖导演生动地回答了现场学生提出的“如何将视频拍摄得更有张力”等问题,张颖导演以其独到的见解为到场的同学打开了思路,启发全体同学要善于调动艺术创作元素,具备团队协调组织能力,在专业实践中坚持文学叙事、视听积累、情绪共鸣三点要求。张导的分享使参加活动的学生受益匪浅,得到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。
用影像点燃青春梦想,用视频记录伟大时代。第四届“青春影像”全国大中学生原创视频作品大赛以“青春随手拍”为主题,向全国大中学生征集原创视频作品,希望学生用镜头记录青春、感悟人生、发现生活之美。
本次活动由共青团中央学校部、全国学联秘书处指导,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主办,共青团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委员会、阿里巴巴传媒(北京)有限公司、中青视讯手机台、“青年之声”网络文化服务联盟承办,中国青年网、未来网、咪咕视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支持。